【导语】教育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基础工程。近年来,东莞持续深入推进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劳动教育、科技教育等特色课程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学生的课程表中,对此,市民是怎么看的呢?又有哪些意见?
【正文】今年,《东莞市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实施方案》发布,推出中小学科学教育20条措施,力争到2023年全市中小学科学类探究实验室、市镇校三级科学教育活动实现全覆盖。对此,不少市民纷纷表示支持,并希望相关职能部门在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中,能够调动更多社会资源,在课堂上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打造科学教育课堂新样态。
【采访】市民:“科技教育更好跟社会实践结合,更多走进社会,增加动手能力。”
【采访】市民:“我觉得孩子的话,可以线上线下结合起来,比如说,我在线上学到这个东西,我在线下用某个实际活动展现出来,我可能学习得更加透彻,更加好。”
【回复】科学教育是我局今年重点推进的一项工作,今年初我们已经推出了一系列针对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举措,包括20条中小学科学教育举措以及“点亮”系列行动。3月16日以来石碣、东城等25个镇街先后开展了科学教育活动,迅速掀起中小学科学教育热潮。首创科普副校长制度,聘请全市已有160余所中小学聘请科学家、专家学者、企业工程师等科技工作者担任科普副校长。举办“科学家进校园”58场,让中小学生近距离目睹科学家风采,在学生心中播下崇尚科学的种子。启动"每月一主题科学探秘"活动,3月29日首场活动在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启动,沙田、石排等镇街陆续开展不同主题的科学探秘活动。这是一个持续三年的项目,每年计划举办10期。我市科学教育举措引发《新华网》《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中国教育报》《南方日报》等媒体关注深入报道。
我们深知“实践出真知”,所以我们鼓励孩子们走出教室,体验不同的学习方式。为更好地满足学生校外科学探索的需求,我们已经认定了首批10个中小学科学教育实践基地,并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青少年活动中心、校外教育机构等单位中,选定了33个公益性中小学科学教育研学点,印制了宣传册和开发了研学指南H5网页。我们鼓励广大家长和青少年走进这些科学教育实践基地和教研点,更直观地感受科学的魅力。例如,可以到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了解实验大装置,可以到东莞理工学校、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进行3D打印体验,可以到科学馆、科技馆进行生动有趣的科学探究活动,锻炼动手能力,另外,还可以到东莞光电研究院参加“劳动+科技+科学小实验”的科普活动,等等。总的来说,将科学教育与社会实践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正是我们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工作已经在有序推进,而家长可以带着孩子马上参与进来。
两位家长关于线上线下相结合学习的建议很好,“知行合一”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下来,我们还将举办一系列活动,包括科技模型比赛、机器人比赛、创客比赛、以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欢迎对科技有热情的同学踊跃报名参加。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更好地鼓励和引导学生们从书本学习到动手实践,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将科技创新的种子种到青少年心里。
【正文】暑假即将来临,如何更加科学地安排孩子的暑期生活?去年,东莞实现了辖区内暑期托管全覆盖。市民表示,希望有更多学校加入今年的暑期托管,同时将科学教育、劳动教育、艺术类教育融入暑期托管活动内容,打造寓教于乐、寓学于趣的多元化素质类课程,让孩子收获满满。
【采访】市民:“挺好的这个活动,我大儿子今年一年级,再多点艺术类会更好,就是参加多种艺术类活动,绘画音乐会更好,全面发展。”
【回复】全市普通中小学暑假起始时间为7月9日,马上就要到来。去年,我局统筹推动各园区(镇街),实现33个镇街(园区)全部开展暑期托管服务,推动不少于10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提供暑期托管服务,为家长解决孩子暑期“看管难”问题。今年我市将继续整合资源扩大服务覆盖面,推动超过150所义务教育学校提供暑期托管服务,鼓励充分利用当地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博物馆、文化馆、体育馆、国防教育训练基地等各类教育资源,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针对性设计涵盖人文、科普、艺术、体育、劳动等各方面的丰富多彩托管活动,在解决家长暑期带娃难题的同时,也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暑期生活,开拓视野,提升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