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当前,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已成高压态势,但相关案件仍时有发生,诈骗方式也在不断演变,令事主防不胜防。对此,市民是怎么看的呢?又有哪些意见?
【正文】近日,家住东城的黄阿姨接到自称是成都市公安局的电话,对方称她的信息被泄漏,被人拿其信息进行贷款,导致有十几万贷款没还,并且还涉嫌违法犯罪案件。
【采访】事主黄阿姨:“他把我的身份证,和我家里的地址,和我现在住在哪里,什么他都知道了,我就相信他们是派出所的、公安局的,他说要我加他的微信,我就准备加他的微信,我自己心里很紧张。”
【回复】接下来公安机关借助公安部和省厅部署的“夏季治安整治专项行动”和鹰击7号,在全市范围内高强度部署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一)强力提升打击效能。依托广东省新型犯罪研究中心东莞分中心,统筹力量资源,强化专案侦查,深入开展涉诈生态链条研判深挖,铺开线索快打、破案攻坚、区域会战、集群战役,延伸打击犯罪链条,全力追赃挽损。
(二)强力推进专项打击。强力推进“断卡”行动,坚持快查快打、深挖严打,抓获一批涉“两卡”犯罪团伙,深挖一批行业“内鬼”,依托《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加大处罚力度,涉及行业主体责任的进行严肃追究。
(三)强力推进预警反制。优化“全警预警”工作机制,建强预警劝阻专业队伍,用足用好“金钟罩”系统提升预警效率。重点提升资金类预警效能,确保资金类预警线索全量8小时内见面劝阻并反馈,提升市民防骗意识,避免上当受骗。
(四)强力推进宣传防范。依托“全民反诈”工作机制,落实全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会议“五个必须”要求,全面开展“全民反诈白日宣传”专项行动,对高发类案广泛开展防范提示宣传,深刻揭露诈骗分子犯罪手法特点和严重危害,进行权威防骗提示。同时,对师生、医护人员等易受骗群体开展针对性的精准宣传,进一步推广“金钟罩”小程序,不断提高群众的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
【正文】对方要求事主马上到成都当地派出所配合调查,后又让事主添加其微信称可以线上办案,事主因不会操作求助身边朋友,朋友发现异常马上联系反诈专员。
【采访】反诈专员梁耀欣:“阿姨给我们讲了一下大概情况之后,这是遭遇到一个冒充公检法的电信诈骗,告诉她这些骗子的手段大概是怎样操作的,阿姨才恍然大悟,我们跟阿姨了解到她有没有提供验证码,银行卡,密码给对方,还好没有提供。”
【正文】黄阿姨说,由于自己上了年纪,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都有限,经历过这次遭遇,她就希望反诈部门能对老年群体加大宣传力度,多讲通俗易懂的反诈案例,让老年人的反诈意识入心入脑。
【回复】我市涉老年人被电信网络诈骗类型主要有虚假投资理财、冒充公检法、冒充熟人等。目前我市正在推动“全民反诈”工作,组织力量逐楼逐户开展入户宣传,会采取宣讲真实案例等通俗易懂的方式提醒老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