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叶小姐 [来自:东莞市]:想咨询东莞现在的水费收费标准是怎样,是怎样计算的? [2016/7/21 11:05:11] >> 详细
回复:2008年起我市实施阶梯水价,阶梯水价分为三级。今年根据《关于调整我市自来水供水价格问题的通知》(东发改[2016]158号),对自来水价格做了调整,其中大市区供水范围内,第一级水量22立方以内,按基本水价(1.72元/立方)计收,第二级水量22-40立方,按基本水价1.5倍计收,第三级40立方以上,按基本水价3倍计收,如果用水量大,相关费用就会成阶梯式增加。 我市的垃圾处理费、污水处理费是随水费一并征收,去年年底自来水价格随着东江水资源费上调,大市区自来水价格从1.58元/立方调至1.72元/立方,污水处理费也一定程度上调,故缴纳费用也相应增加。 关于垃圾处理费、污水处理费及水费标准等价格的具体问题,可以向市价格主管部门进行咨询。
-
14
、范先生 [来自:东莞市]:现在东莞的水费收费标准是多少钱一方,他住的地方收5元每方,合理吗? [2016/7/21 11:05:11] >> 详细
回复:我市各镇街供水企业因原水价格和制水成本的不同,导致自来水价格亦不相同。目前,我市各镇街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的区间为1.58元/立方米-1.95元/立方米,非居民用水价格的区间为1.75元/立方米-2.72元/立方米,特种用水价格的区间为3.5元/立方米。由于价格标准制定及管理职能归属于市发改部门,因此,对于该市民所反映水费问题,可详细向发改部门进行咨询。
-
13
、李先生 [来自:东莞市]:住在高楼层,遇到用水高峰期,水压很低,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2016/7/21 11:05:11] >> 详细
回复: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市政供水管网末梢的服务压力一般是保证在0.14Mpa,基本能满足三层楼以下的用水水压要求,对于三层以上的建筑物,为保障供水水压必须建设二次加压设施。经致电李先生了解,其所在住处为一栋楼高5层的出租房,楼宇没有建设相应的二次供水加压设施,当用水高峰期时,5楼的水压较低。对此,建议李先生可与房东进行沟通协商,对楼宇加设二次供水加压设施,彻底解决水压不足问题。
-
12
、陈先生 [来自:东莞市]:经常听到说10年一遇、20年一遇的洪水,想咨询这是怎样理解的? [2016/7/21 11:05:11] >> 详细
回复:“N年一遇”是概率,不是周期。在水文上,“N年一遇”又称“重现期”,即根据某地长期水文记录,计算出某量级的洪水平均多少年出现一次,也就是洪水重现期。那我们俗称的百年一遇的洪水,就表示洪水重现期为百年,当地发生该量级洪水的概率为1%。为了通俗起见,往往用“重现期”来替代“频率”,它表示在许多次试验中某一事件重复出现的时间间隔的平均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所谓“重现期”并不是说正好多少年中出现一次,它带有统计平均的意义,说得更确切一点是表示某种水文变量大于或等于某一指定值,每出现一次平均所需的时间间隔数。水文现象的重现期具有统计平均概念,不能机械地把它看成多少年一定出现一次;如“百年一遇”的洪水并不是指某地洪水大于等于这个洪水量的正好一百年出现一次,事实上也许一百年中这样的值出现好多次,也许一次也不会出现。只有在大量的过程中,或对长时期而论是正确的。
-
11
、罗先生 [来自:东莞市]:污水处理费的收费标准是怎样? [2016/7/21 11:05:11] >> 详细
回复:根据《关于启动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与收费水量处理率同向联动调整机制的通知》(东发改〔2015〕108号)文件精神,目前我市污水处理费征收类别主要分三类,分别是居民、非居民和特殊行业,其征收标准分别是居民0.9元/吨;非居民1.17元/吨;特殊行业1.35元/吨。
-
10
、卢先生 [来自:东莞市]:他住在东城樟村的,下雨天盛装到的雨水很清晰,能饮用吗? [2016/7/21 11:05:11] >> 详细
回复: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城市供水水质必须符合国家106项的标准要求。自2011年起,我局每年制定供水行业水质监测工作方案,并委托市水务监测中心对全市的出厂水水质实行106项监测,全面保障自来水的达标供应。而对于该市民提及的雨水能否饮用的疑问,鉴于自然收集的雨水没有经过自来水生产所必需的制水工艺处理过程,其水质标准难以得到保证;而且由于目前大气污染严重,导致雨水大都偏酸性,长期饮用会给人体的健康造一定的影响,因此,不建议市民饮用。
-
9
、周小姐 [来自:东莞市]:厄尔尼诺现象对东莞下半年有什么影响? [2016/7/21 11:05:11] >> 详细
回复:今年的确受厄尔尼诺影响很大,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灾害。根据分析东莞下半年可能会温度较高,降水较少,有可能会出现台风暴雨,洪水内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对此,我们要强化预警发布,加强值班值守,加强隐患排查,强化工程设施的管理,加强内涝整治和防洪,加强重点关注流域的防洪安全,最后要注意强化供水安全的保障,从这几个方面做好工作来应对厄尔尼诺对我们东莞的影响。此外,根据我们的分析,东莞不会发生像长江一样的大洪水,也就可能发生五年一遇以下的洪水,大的洪水是不会出现的。至于干旱问题,我们相关部门对东江水源的调度做了计划和方案,已经全面考虑了下游的用水问题,今年下半年的供水问题不会受到很大影响。
-
8
、李先生 [来自:东莞市]:早上水龙头放出来的水,有漂白水的味道,是什么回事? [2016/7/21 11:05:11] >> 详细
回复:用户反映自来水中有漂白水味,该味道一般来自于自来水中的余氯。目前,我市自来水的生产必须经过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四个制水环节。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自来水中必须添加并保持一定含量的余氯,以保证自来水在生产和输配过程的消毒效果,确保自来水的达标供应。根据我市水务监测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管网水的余氯项目指标基本小于1mg/L,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余氯项目的0.05-4mg/L的标准限值要求,属于安全的标准范围。
鉴于自来水从出厂水到用户龙头属于支状管线供水,为保障长距离的管网末梢水的消毒效果,供水企业会根据其供水管网的距离适当调整出厂水的余氯含量。正常情况下,距离水厂出厂水较近的管网水余氯含量相对于远距离的管网水含量稍微高一点,因此,近距离的用户会感觉到氯气味稍微大一些。若市民群众觉得氯味较大,可采取先行将自来水静置在容器中片刻,待氯味自然挥发后再进行使用。
-
7
、谢先生 [来自:东莞市]:市政府投资了那么多资金建设水务工程,想咨询嘉宾如何保证工程的质量? [2016/7/21 11:05:11] >> 详细
回复:国家对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管有一整套完善的程序,每个环节均有责任主体,工程参建单位通过严格执行这套程序就能保证工程质量。具体讲有两方面,一是工程完工后的工程效益及社会效益,通过工程规划及设计阶段的专家评审,确保工程设计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程完工后能够发挥应有的工程效益及社会效益;二是工程建设过程的质量监管方面,施工单位进场的产品均要求有合格证及有资质的质量检测单位的检测报告,并实行施工单位自检、监理抽检、政府对比检测等,每个阶段的检测均合格后,才能使用及进行施工质量评定,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
6
、陈先生 [来自:东莞市]:陈先生是一个施工企业的员工,想咨询水务工程企业信用登记怎么办理? [2016/7/21 11:05:11] >> 详细
回复:根据《东莞市水务局水务工程建设领域信用管理办法(试行)》,我局对在我市从业的水务工程参建企业进行信用信息管理。企业办理信用信息登记时,登录“东莞市水务局公众网”页面右上方“水务工程参建企业信用管理系统” ,先注册、登录,填写录入企业及人员信息,上传企业及人员的相关证件扫描件,再在网上点“提交”,无需提交纸质材料。我局审查通过后在网上公布,不发出纸质版登记表,若企业需要纸质登记表可自行登录网页打印。
-
5
、水水 [来自:东莞市]:记得小时候,东莞清清的小溪到处可见,小鱼小虾常见,现在估计要看到,可能要到东莞仅留的森林公园深山老林里边才可以找到了。所以,加大水环境治理是迫在眉睫的,要河流变干净,赶快完善截污管道,彻底截污,避免污水继续污水河流。除了彻底截污,还要及时清淤,现在的河涌基本黑臭。然后,怎么恢复河流的生态也是十分重要。不知道,水务局对河涌截污,清淤,恢复生态,全方面的治理整治有什么实际的计划和措施。因为我平时感觉截污进度缓慢、清淤基本没见,生态恢复更根据没听说你们有做过、、、、、、 [2016/7/16 11:33:29] >> 详细
回复:为推进我市内河涌治理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市水环境质量,我局会同市环保局于2014年印发了《东莞市内河涌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东莞市内河涌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指引(试行)》,指导各镇街按照“截污、清淤、活源、治堤”的总体思路,每年要对1条以上污染严重的内河涌进行整治,解决内河涌水质功能衰竭、水环境恶化问题,逐步实现水体生态修复,恢复水质功能。今年3月份,我局联合市环保局分两批下达了全市35条内河涌整治任务,并要求各镇街(园区)按照“一河一策”的原则制定整治方案,内容包括控源截污、内源清理、清淤、生态修复和岸线整治等内容。具体如下:
一是有序开展截污次支管网建设。截污纳管是整治内河涌最直接有效的工程措施,也是采取其他技术措施的前提。为有效改善水环境质量,要求各镇街对河涌污染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包括主要污染源、排污口的排查等,根据排查结果有针对性的实施截污次支管网,重点考虑沿河截污,以免污水直排河涌。全市正在实施2014-2016年截污次支管网和2015-2017年截污次支管网建设。目前,第一批次405公里的27个项目中,已经开工有22个,已完成埋管约75公里,计划今年年底前完成建设;第二批次564公里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同时我市也正在加快第三、四批计划的编报工作。
二是合理开展面源污染治理。内河涌面源污染治理分别从源头、途径及末端采取措施,对面源污染进行控制。把河道流域内污染控制与雨水利用、城市建设、水资源优化配置、生态建设等统筹考虑,把集水、蓄水、处理、利用、初期雨水污染控制等纳入流域建设规划和管理之中。
三是合理开展河道清淤。河道清淤应与疏浚相结合,在满足内河涌防洪排涝的前提下,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底泥清淤工作。2015年,各镇内河涌整治工程基本以清淤为主要措施,在没有完成截污的情况下,先行开展河涌清淤,虽然清淤过后河涌水质会得到暂时的改善,但因污水仍不断排入,治理效果不理想、不稳定。
四是合理开展生态修复技术。河涌生态修复的整体目标是构建河涌自我维持与平衡的完整水生态系统,恢复河涌自净能力。结合实际,对内河涌整治中采取投资省、见效快生物处理技术,以改善内河涌黑臭问题。
下来,我局将督促各镇街、园区加快整治内河涌进度,于今年年底前完成整治目标。加强技术指导,坚持源头控制与截污治污并重原则,引导镇街、园区在内河涌整治时,结合截污次支管网建设、底泥清淤和生物修复技术,以恢复水质功能为目标,进行内河涌整治。
-
4
、女古女良 [来自:东莞市]:道滘昌平村委会后面住宅区自来水质差,有浓烈异味,静置几分钟有灰黄色微粒沉淀 [2016/7/13 17:17:26] >> 详细
回复:经了解,道滘昌平社区是由市东江水务公司以趸售形式进行供水。我局工作人员向投诉人致电了解情况时,投诉人自称不是本人投诉,投诉反映的情况无法核实。为进一步了解昌平社区自来水水质情况,我局组织相关人员前往实地调查。据了解,昌平村委会周边市政供水管道已于两年前由镀锌管更换为塑胶管,村委会周边于7月12日发生了两起供水管道爆管事故,期间采取了停水抢修措施。在排除其他影响水质的因素后,造成该区域管网水质不稳定的原因主要是昌平社区工作人员在供水管网爆管抢修完成后恢复供水前未将尾水排放干净所致。针对该情况,我局已责令昌平村委会在爆管抢修后要做好管道末梢的尾水排放工作,在恢复供水前减少造成管网水质不稳定隐患的发生。市民群众若仍有相关供水疑问,可联系属地自来水公司及我局服务热线22830700进行反应,我们将跟进处理,为市民解决用水问题。
-
3
、木子生 [来自:东莞市]:道滘扶屋水自来水水质差,偏黄,有大量沉淀物,有照片为证,可惜照片暂时上传不成功 [2016/7/13 17:07:27] >> 详细
回复:扶屋水是转供水区域,我局工作人员在致电信访人了解情况时,联系电话一直无法接通。为了解群众反映的情况,我局组织相关人员前往实地核查。据了解,扶屋水村民小组的供水管网为镀锌管,已使用十多年之久,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锈蚀现象,此外,扶屋水村民小组月均用水量约8000方,居住人口逐年减少。根据调查情况分析,造成当事人家中水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当用水量减少时,自来水在管道内的停留时间较长,且管道存在不同程度的老旧锈蚀现象,导致管网水质不稳定。针对这一情况,督促属地按照“先严重后一般、先大后小、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改造老旧供水管网,保障水质稳定和市民用水安全。市民群众仍有相关供水疑问,可联系属地自来水公司及我局服务热22830700进行反应,我们将跟进处理,为市民解决用水问题。
-
2
、迷失自我的风 [来自:东莞市]:东莞厚街新围村自来水有两种情况1.早晚是黄颜色的,有泥腥味道,洗澡的时候滑滑的很不舒服,中午的就很清澈,2连续几天全天都是脏的,然后连续几天全天都是干净的,怀疑脏水是直接从水库抽出来不经过处理直接当自来水用,为了节约成本提高利润把民众的身体健康置之不理真的就没人知道和管理吗?图片是换了还不到一个月就黑了的过滤器! [2016/7/12 15:32:14] >> 详细
回复:接到该信访投诉后,我局会同市水务监测中心、厚街镇农林水务局、厚街镇自来水公司和新围水管站相关工作人员前往当地调查。经了解,当事人所在的星铠电子厂是由厚街镇自来水公司以抄总表方式趸售至新围水管站进行加压供水。
经咨询新围供水站工作人员了解到,村内市政供水管网使用年限较长,材质为生铁管,爆管频次较多,工作人员经常采取停水抢修措施。 为了进一步查明供水水质情况,市水务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分别对厚街镇自来水公司市政管网水、新围村市政管网水、厂区饭堂及员工宿舍卫生间龙头水进行取样化验,根据检测结果显示,以上自来水样本浑浊度、余氯等指标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有关要求。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和水质检测数据分析,造成当事人厂区自来水水质不稳定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水管站工作人员在供水管网爆管抢修完成后恢复通水前,虽然对抢修管道进行了冲洗,但由于新围村属于枝状供水,管道内可能仍残留一部分黄泥水尚未排放干净;其次,由于村主干管网老化锈蚀现象较为严重,当用水高峰时段,管道内的水流速度发生变化,冲刷管道内壁,导致黏附在内壁表面的锈蚀物落入水中。针对该情况,我局现场已责令水管站工作人员应定期做好尾水排放工作,加强管网巡查力度;为了彻底解决水质不稳定问题,下一步要求属地加强沟通协调,尽快制定管网改造计划,逐步更换辖区内的老旧管网。
若市民群众仍有相关供水疑问,可致电属地供水企业或我局(22830700)进行咨询,我们将跟进处理。
-
1
、水浸村民 [来自:东莞市]:寮步镇霞边村自从建了寮城中路后,每年下雨都水浸,(今年暂时没有水浸,不是排涝站的功劳,是上天的慈悲)早几年就一直通过阳光热线编号:49173 56257 58359 88382 等等的投诉,后来建了霞边排涝站,但是还是水浸,不能下雨的时候及时排出水,都是水浸了有积水,而且需要超过很高的水浸水位才可以开机排水,否者会导致抽水机发热,说明这个霞边排涝站设计是有问题的,导致这个排涝站存在问题,而且霞边排涝站没有设置公开办公电话,每次下大雨很快水位就上来,只能打电话到寮步镇的水利管理局再叫他通知霞边排涝站开机,到这时,水位已经浸了有五六十厘米高,给村民带来不少的财物损失,希望你们部门派调查组调查霞边排涝站是否存在排水问题,为什么当时设计排水水位需要那么高才可以开机排水,没有按照霞边地势低的实际情况设计排涝站,最后,强烈建议在新旧围黄沙河路段(太平洋保险公司对出)多建一个新旧围排涝站,缓解上游霞边村的严重水浸情况。 [2016/7/9 18:30:45] >> 详细
回复:寮步镇霞边排涝站位于霞边村委会,寒溪河支流黄沙河水流方向左岸,于2010年11月9日开始动工,2012年完工投入使用,泵站建成由霞边、新旧围、下岭贝、岭厦四个村委派出人员管理。自建站以来,一直发挥着重要的防洪排涝效益。经我局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按照霞边地势低的实际情况,寮步镇霞边排涝站设计高程已达到最低,利于排涝,是由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及相关部门多次现场勘测设计的,同时经过多部门论证、审批,是市、镇、村防灾减灾工程。
(二)由于没有空地建设调蓄池,导致每次强降水都要即时启动排涝站进行排水,由于该区域的雨水收集管网系统不配套,路面雨水井口经常被树叶堵塞,导致路面雨水不能及时排到现有排水箱涵通过排站排走,导致道路出现积水,而抽水泵却经常因不够水抽而出现发热。
(三)此站不是独立的,是联网的。水路是连通下游的,下游还有牛其冲排涝站、岭厦排涝站、下岭贝排涝站等多个排涝站共同完成排涝。
(四)目前该站排涝面积约1.05平方公里,防洪标准为设计洪水重现期50年,设计单机排涝流量为3.95立方米/秒,设计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雨量一天排干(按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标准)。经当地排水部门现场勘查,在村民提议的地方增加一个排水站不可行,目前我局已委托相关规划编制单位重新对该片区排水防涝进行规划,待规划方案明确后再指导属地开展相关整治工作。
对于网友反映的排站开机不及时等管理问题,我局已督促寮步镇加强落实值班制度,严格要求值班人员做好该站的值班工作,及时开泵进行排涝工作,并在该排涝站门前公开霞边排涝站负责人手机号码,以便群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