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答复

东莞仔: 我系土生土长的东莞人,大家都认为东莞是文化沙漠,但我觉得东莞还是有不少本土特色文化可以挖掘。近几年,我们也看到文化主管部门在挖掘保护本土文化上的努力,龙舟文化节,七夕节日等等,但我认为这些都是形式上的,真正的本土文化的保育做得还不够,比如东莞各个镇街的方言其实也是本土文化很重要的构成,是不是应该适当开展搜集研究工作?还有像木鱼歌这样的传统水乡特色文化,会唱的老人很多都离世了,以后作为东莞人根本连听都无法听到木鱼歌,这样本土文化谈何传承与发扬?
答: 答:近年来,我局非常重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研究方面,今年印发了《关于公布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成员名单的通知》,大大提高了我市非遗专家库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充分调动我市大专院校和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保护出谋献策。同时,我们将定期举办非遗理论研讨活动,成立非遗论坛,就如何促进非遗项目现代转变、如何促进非遗项目产业转变等主题展开研讨,形成非遗理论研究氛围,推出非遗理论研究成果,扩大东莞非遗保护工作的影响力。在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存保护方面,我们对具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力的抢救性保存保护。针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木鱼歌”的保护保存,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甄选了较具代表性的木鱼歌曲,聘请传承人录音并制作了《东莞木鱼歌选萃》,给极具代表性的木鱼歌留下了宝贵的音像资源,同时指导东坑镇做好“木鱼歌”的保护保存工作,为木鱼歌的抢救、保护、传承和发展搭建好平台,主要表现为:一是成立木鱼歌培训基地,将木鱼歌知识的普及纳入中学第二课堂课程;二是在日常的工作中,积极收集、整理木鱼歌项目的图文、唱本、音像和实物资料,充实非遗存档,初步建立起木鱼歌项目数据库;三是加大对木鱼歌理论的学术研究,组织举办了“木鱼歌挖掘、保护、传承专题研讨会”。目前东坑镇木鱼歌传习所已被评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此外,我们高度重视鼓励和扶持粤剧曲艺的传承发展,出台了《东莞市文化精品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东莞市重点文艺创作基地扶持暂行办法》,将粤剧团队(曲艺社)、粤剧曲艺创作项目和粤剧曲艺创作基地纳入扶持范围,每年给予部分优秀专业团队每个30-200万元的经费扶持,优秀业余团队每个1-3万元的经费扶持,给予优秀的粤剧曲艺类创作项目每个10-50万元的扶持,优秀的粤剧曲艺创作基地每个10-20万元的扶持。同时加强技术指导,开展了粤剧曲艺公益培训活动,利用东莞粤剧发展中心的组织优势、地缘优势,与市戏剧曲艺协会联合办班,积极开展粤剧曲艺培训。

留言区

0人参与 | 0条评论 查看更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