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答复

zaidg: 东莞公交一票在制有问过公交上班一族吗? 坐公交上班响应的是绿色出行,减少碳排放。当下在猪肉飙涨领涨中东莞公汽违背初心,没有公交为民。反而跟猪肉贩子沆瀣一气,也来给CPI的拉升做贡献。想问的就是之前的分段收费不好吗,坐的远多给钱。不公平吗?不公正吗?违背了初心吗?现在上班上车就是3元。上车收3元有几个这样的地级城市?是谁给他们的勇气这样变相涨价。而且一涨就50%。这是在对东莞的工作环境再一次的破坏。还请及时修正。还东莞一个好的交通环境。谢谢。
答: 2015年,为解决跨镇区公交乘务员人工售票乱收费屡禁不止以及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我市公交改革中不再实行有人售票。为解决无人售票和不使用公交IC卡的收费问题,经公开征求意见和市政府同意,我市对跨镇公交按不同的收费方式分别实行分段计费票制(使用公交IC卡)和分段递减统票(适用于投币方式)。实施4年以来,分段递减统票由于计费方式较为复杂、短途付现乘客票价水平较高(坐1-2个站需付3-8元)、同路程往返不同价等问题,群众意见较大,且东莞通持卡率较低,拟取消分段递减统票计价方式。为统一和完善全市公交票价政策,今年中,我市参照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做法,制定了《东莞市完善城市公共汽车票价听证方案》,方案对全市公交票价计价方式提出两个不同的方案,其中方案一按线路里程实行统一票制(24公里以下的线路票价为2元/人次;24公里-36公里的线路票价为3元/人次;36公里以上的线路票价为4元/人次);方案二按线路里程分别实行统一票制和分段计费(24公里(含)以下的线路票价为2元/人次;24公里-36公里(含)的线路票价为3元/人次;36公里以上的线路实行分段计费)。在我局召开的价格听证会及专家论证会上,所有的参加人以及专家均支持方案一,认为按里程实行统一票价更加简单易懂,整体票价也比较低,特别是对乘坐超过平均里程的乘客可大大减轻负担。 据向市交通运输局了解,目前全市24公里(含)以下的线路共有354条,占比达到81%,基本能满足大部分乘客实现低票价出行需求。对于部分短途乘客乘坐24公里以上线路负担增加的问题,我局在制定方案时已与交通部门积极沟通,建议交通部门优化线路设置,避免因线路缺位不得不选择票价较高的长距离公交线路,减轻群众出行负担,提高公交出行效率。另外,为了完善主干公共交通的接驳,服务短距离出行需求,东巴公司在主城区推出了6条微循环线路公交(微巴),并实行低票价政策(1元/人次)。

留言区

0人参与 | 0条评论 查看更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