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答复

东莞人士: 目前转诊制度真的还有探讨空间,民间反应声音较大,不知道医保局有没有听到这些呼声。转诊的最终目的就是分级诊疗,其实这个肯定是有优化空间的。一是报销比例不同,已经做了分级,二是社区门诊专科还是不足,建议:1.让镇上的医院与社区医院进行整合,镇上的医院与社区医院医生是流动坐诊的,共享医生资源,,社区报销比例较高,这样老百姓有小病也就没有去镇级医院的必要了2.在继续维持镇医院报销比例的同时(稍低于社区报销比例),开放镇医院给老百姓看病,不需要转诊,因为镇医院与社区医生已经共享了,但医疗设备还是镇医院先进一些,因此有些重病,不需要转诊也可以到镇医院看了,方便了群众。3.保持去往3甲医院转诊的制度
答: 门诊就医及转诊制度一直以来是我局高度重视并不断完善的民生实事。自2008年开始,我局始终致力于以“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举措,不遗余力地助推全市门诊分级诊疗制度,将医保资金资源下沉到基层社卫机构,社卫服务能力相对而言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也是您提到的在不断往国家要求的分级诊疗方向去努力。在社区门诊保障制度运行以来,我局就参保人提出的问题都进行不断改进完善,如在晚上遇有急诊可直接在社卫中心就医结算并享受与首诊点同样的待遇,在社卫中心服务时间外因急诊可以去定点医院门诊就医报销,遇有更紧急的需要门诊抢救情况的,可就诊就医,并可事后报销;办理转诊时,可由社卫机构根据病情直接转往大医院,并可通过系统办理;我局针对部分参保人工作、生活地点远离,设置了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两个就医点。近期,省出台了《广东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实施办法》,提到坚持立足基层,发挥门诊共济保障机制作用,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完善。目前,我局正抓紧研究并对我市做法进行梳理,充分结合群众合理门诊就医需求,在坚持首诊这一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经济杠杆、待遇差、急救抢救特殊情形以及盘活镇街资源等多种措施对门诊转诊制度进行优化、完善,做好预测评估。 对于您提出的建议,我局也认为应进行深入探讨,这也是我们接下来想要努力推动的方向,并与卫健部门配合,共同优化我市社区门诊统筹制度,将解决“转诊难”与落实省规定统筹推进,继续坚持加大力度提高社区机构服务能力,做好改革的相关配套措施,确保医疗保障基金可持续发展与满足群众合理就医需求能较好结合。

留言区

0人参与 | 0条评论 查看更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