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l.wang: 关于东莞医保门诊医疗转诊年度限额问题,众所周知,医疗费用已成为民众的一大负担。如今,去医院就诊动辄就要花费数百元,这让许多市民感到“病不起”。我本人也曾希望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因为那里报销比例较高且距离较近。然而,必须承认的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水平与公立医院相比确实存在较大差距。例如,我曾因咽喉痛连续三次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经过一周的用药治疗,症状不仅未见好转,反而加重,最终不得不转至公立医院治疗。?针对东莞门诊转诊报销额度偏低的问题,很多市民都有所反应。我阳光问政平台医保局的回复中了解到,主要是从个人交费额与医保实际支出的角度来解释这一问题,但我认为这样的解释并不充分。我们生活在新时代,政府理应为人民谋福利,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政府公务员(有金卡、高福利、稳定的高收入)可能并没有亲身体验过我们底层老百姓在医院看病、购药的经济压力,我们只能精打细算地过着紧日子。东莞门诊医保报销已规定了分级按比例报销,也就不存在要求医保基金大包大揽,现有的报销制度根本做不到“避免群众因病返贫,因病致贫”。因此,政府难道不应该从财政上加大投入扶持医保基金吗,减轻底层老百姓在医疗方面的负担。?在此,我建议东莞市政府应该增加医保门诊的报销额度,可以对标大湾区内的其他城市。此外,我还建议实行家庭医保额度共享制度。考虑到我家中有5口人(两大三小),当前的医保额度对于一人生病来说确实不够使用。如果能实行家庭额度共享,将能更好地满足家庭成员的医疗需求。
答: 尊敬的市民,您好!您反映的问题已收悉,现回复如下:门诊共济保障政策的出台,实际上是为了满足参保人便捷就医的需求,在“基层首诊、逐级转诊”的分级诊疗制度基础上,为参保人新增一家辅点医院作为直接就诊定点,方便参保人就医。但是,医保基金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我们既要考虑群众的便捷就医,也要保证医保基金的安全运行,需要对门诊报销设置报销额度,这也是符合国家、省规定,也是绝大多数地方的做法。因此,结合我市历史门诊就医数据,经过模拟测算后,对参保人在医院就诊设置了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的限额,在社卫就医,东莞仍然坚持一直以来“不设报销封顶线”的做法。“医院就医”这个限额,与我市参保群众的缴费情况密切相关,医保基金的使用需要遵循“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的原则,简单地说,就是医保基金收了多少钱,那就只能用多少钱。希望您可以理解,医保待遇保障并不只有医院普通门诊统筹这块,还包括了门诊特定病种、住院医疗及其他特殊情况保障等。因此,不是简单地说每年交了多少钱,就应该全部用在医院门诊,其他都不需要保障了。
参保人认为门诊保障不足,其实是还没有全面了解到我市门诊保障待遇。除了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的医院门诊限额,我市门诊保障还有很多的待遇,比如:在社区门诊就医不单独设封顶线、国家谈判药品单独支付不计入门诊限额还有门诊特定病种保障。
对于“实行家庭医保额度共享制度”、将医院门诊限额家人共用的建议,是不符合医保统筹基金使用规定的,与“本人参保,本人享受待遇”的原则违背。下来,我局将积极协同市卫生健康部门,提高我市社区门诊诊疗能力。根据政策实际运行情况,在基金可承受范围内,逐步提高门诊统筹保障水平。
感谢您对我市医疗保障事业的支持和关注!祝您:身体安康!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