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议,大概是希望通过加强调研,看看是否具备条件将珠江水系的另外一条干流,也就是北江的水,引到东莞来,以补充我们东江流域的水资源。众所周知,东莞的母亲河就是东江,全市生活生产用水超过95%都取自东江。东江目前开发强度非常大,大湾区几个核心城市,香港、深圳、广州、东莞、惠州等等,都依赖东江供水。据不完全统计,东江承载的人口逼近4800万人,大概占了广东省常住人口的四成,东江支撑的流域各地区GDP总量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将近全省GDP总量的一半。大体量的城市发展直接影响东江大强度开发。据广东省水资源公报统计,东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连续多年超过国际警戒线25%,换而言之,东江可以开发潜力已经很小了。与之相比,珠江水系其它干流,比如西江、北江的开发利用率就小很多,因为他们水资源量相对大很多,但是他们承载的人口和经济总量都比东江要低。据统计,西江开发利用率不足2%(1.5%前后),北江开发利用率不足10%(9.7%前后),比东江低很多,潜力都比东江大。因此,您提出引进北江水的建议,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目前省已经在实施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即将把西江水引入东莞、深圳。下一步是否需要进一步将北江水也引到东莞、深圳、惠州等地,还需要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论证。
答: 我市供水水源现以河道型水源为主,湖库型水源为辅,河道型水源地主要分布在东江干流、东江南支流和中堂水道,湖库型水源主要包括境内现有供水任务的17座水库。2022年全市用水总量为21.04亿m3,近95%的供水量取自东江水源。其中自来水供水总量16.08亿m3(日供水量约440万m3/日),有98%来自东江水源。除水库和直接从河道取水的水厂泵站外,全市已建水源工程主要还有东深供水工程和江库联网工程。东深供水工程主要供给东部8个镇街;江库联网工程主要给新建松山湖水厂和芦花坑水厂提供部分供水或作为应急备用水源。正在建设的水源工程有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工程由西江引水,给我市分配多年平均水量约3.30亿m3,工程基本完工通水,我市配套工程仍在建设中,除大溪水怀德水库外其它配套工程即将全面完工投入使用。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及我市配套工程完工投入使用后,在现有的东江水源基础上,我市将形成以东江、西江水源为主,本地水库水源为辅的水源格局,届时我市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将大幅跃升。
根据相关规划,未来以提升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和应急备用能力为目标,在节水优先的前提下,以骨干输水通道为主骨架,以重要饮用水源水库和主力水厂为关键节点,通过水源工程、水厂工程及输配水通道建设,结合强化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实现以东江干流及南支流、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东深供水工程、江库联网工程提供的原水通道为纲,以区域间原水和净水连通管道为目,以茅輋、契爷石、雁田、大溪水怀德等8座骨干供水水库,第三水厂、第四水厂、松山湖水厂、芦花坑水厂等9座规模大于20万m3/d的主力供水水厂为结的供水保障网络,未来形成“两横两纵、八库九厂、四区互联”供水安全总体布局,实现“集约高效、联通互济”的供水保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