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东莞的电动自行车实在太乱了,一直缺乏监管,处罚力度又低,随意变道、逆行、路口钻缝左转、占道闯禁、遮挡号牌等等问题非常普遍,而保有量也处于失控状态,道路不胜负荷,更是将乱象放大化,对东莞城市形象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建议:1、尽快全面覆盖非机动车违章监控摄像,加强技术手段(如射频识别芯片车牌、内置卫星定位等),研发非机动车违章举报平台app、小程序等作为盲区补充,确保监管准确到位。2、控制保有量,实行摇号限购,建议可以对不符合最新国标规定的车辆实行提前清退,提前部署控量指标。3、加强处罚力度,提高罚款金额,实行记分制度,配送行业限制接单等
答: 1、关于加强技术手段管理。东莞自2022年实行电动自行车地方管理条例,开放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及合法上路,截至目前,全市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306万辆,总保有量估算高达700万辆。但在非机动车道建设不足、群众交通安全意识不够高的现实情况下,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伤亡事故高发、多发,传统以路面设点、巡查为主的执法模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要求。为此,交警支队正在全市试点创新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非现场转现场”执法管理模式,利用图像识别、视频与射频识别等技术,抓拍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今年以来(截至10月31日),全市共抓拍各类有效交通违法430.6万宗,处罚教育违法行为人102.3万人次,进一步提升了管理效能。
2、关于研发非机动车违章举报平台。我们也将会从措施的科学性、合法性、可行性、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充分论证,待时机成熟后,再考虑上线该功能,作为补充监管手段。
3、关于控制保有量。一方面,由于电动自行车“小、快、灵”的特点满足了群众多元化出行的需求,尤其是在短途出行中,选择电动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有助于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再加上我市实施了多年的禁摩政策,大量群众选择使用电动自行车,特别是很多无力承担汽车消费的群众将电动自行车作为出行的唯一或主要工具。另一方面,目前从中央到省都要求各地放宽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大力倡导绿色出行。因此,在当前背景下,通过限号等手段限制群众使用电动自行车出行不妥当。
4、关于清退非国标车辆。我市在2022年1月1日实行电动自行车地方管理条例后,已经明确对不符合新国标规定的电动车设置2年过渡期,发放临时号牌,在2023年12月31日到期后,不允许非国标电动车上路行驶。对此,交警部门一直以来建议群众采用以旧换新等方式淘汰非国标电动车。在日常执法中,也将非国标电动车违法上路行驶作为重点查处对象,倒逼群众合法、规范使用电动车。
5、关于提高罚款,实行记分制度。我市作为普通地级市,施行的处罚标准都是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框架下制定,不像深圳享有经济特区立法权,处罚标准比普通地市高。因此,暂时不具备提高罚款、实行记分制度的条件。
6、关于配送行业限制接单问题。交警部门加强与外卖企业的沟通联动,今年初已在美团进行试点,由美团出台内部交通安全监管方案,联合交警部门定期查询名下骑手违法行为,对于违法多发的骑手,由美团公司采用限制接单、内部罚款、学习教育等形式督促骑手遵守交通法规。下来,交警部门将在所有在莞营运外卖公司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