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o: 我购买的保健品涉及虚假疗效宣传,这种消费维权问题要怎么解决?
答: 您好,针对您咨询的问题回复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六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信息应当真实、全面、准确,不得有下列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行为:(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现场说明和演示。”的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等做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如发现违法违规行为或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要保留好相关票据和证据资料,如宣传海报、会议视频、聊天记录、订单信息、支付凭证等,及时拨打12345进行投诉举报。
当前,有些不法经营者为了牟取暴利,借健康讲座、专家义诊、免费检查等形式,以养生、保健、医疗等名义为噱头,将普通消费品加以“功能化”包装后,向老年人群虚假宣传推销和非法诊疗,高价售卖,坑骗老年人,危害老年人健康,甚至耽误疾病治疗,造成严重后果。
在此呼吁,经营者应合法合规经营,坚守诚信经营的底线,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不得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同时,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尤其是老年朋友,要树立理性消费观念,不要被功效化宣传误导,避免上当受骗;平时通过正常渠道和权威媒体多了解健康知识,多听取医生对养生保健的建议,不参加以销售产品为目的知识讲座、专家报告、专家义诊、免费旅游等活动。购买保健食品、健康仪器等产品前要多和家人沟通,并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防止上当受骗。如发现违法违规行为或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要保留好相关票据和证据资料,如宣传海报、会议视频、聊天记录、订单信息、支付凭证等,及时拨打12345进行投诉举报。
老人容易上当受骗的一大原因是亲情缺失,因此无论社会怎么打击违法行为,还需要子女尽到赡养老人的责任,呼吁子女要给予老人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给养,多普及健康知识和防诈骗知识,才是治本之策。